找到相关内容59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 ――以张载和徐敬德为中心

    四端七情书辨》、《自省录》、《圣学十图》等,均收录在《退溪集》卷68中。  23、《言行杂录》《花潭集》,414页。  24、《正蒙·范育序》《张载集》,5页。  25、《正蒙·太和篇》《张载集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30656027.html
  • 天台宗简明教程(1)

    ,觉四肢软弱无力,身体不再随心自如。他当下自省到:“我今病者,皆从业生,业由心起,本无外境。反见心源,业非可得”。并在禅障中作体空之观,消除无始以来对于五蕴身心的执著,超越自我...

    宋智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956407.html
  •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

    则戒篇犹犯。是以巧饰文辞。本成四辩之德。妙闲声韵。寔预五明之方。然则花严责于多闻。法花诫于亲近。自省无执颇异彼乎。不以媒炫争名矜伐当世。欲为真道之助正觉之资耳。至如田君下坐之伎。尚可济时。齐人小算之术。...典谟悬诸日月。足使见不贤而内自省。弱丧知归。瞩贤者而思齐。迷途自晓。琳粗述一隅而已。令渠三反者焉。当今。  圣上钦明。归心觉路。揆竹园而兴梵宇。陵只树以起禅龛。造无著尊度降魔众。恩覃马岸道被龙堆。凡是人伦...

    唐 彦琮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1156506.html
  • 试诠‘印顺法师的三宝观’

    ,必然做了,或怀疑做了与名利、权争、男女情欲等有关的事,才会受到这样的批评。在大乘佛教中,菩萨要广学一切法,对时事亦要关心,自然更要认清出家的定位,否则很容易染污为光头俗汉而不自知。   一般人的自省...

    海全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5356555.html
  •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背后的故事(2)

    鄙拙尤繁。忽见来书,褒扬赞述。抚躬自省,惭悚交并。劳师等远臻,深以为愧。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府。(比他爹更加谦虚了,这个太子简直没当头)。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(略)  碑的最后是一长串我们熟悉的名字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057054.html
  • 中国书道艺术的内在主体性进路——以禅宗精神为中心

    自我并非永恒崇拜的偶像。其中关键点在于书家能否坚毅地继续学习与创造从而不断自我超越,够不断自省,并不断提升,如此非但不会自我崇拜,更不会唯我独尊,简单来说,反省性、开放性才是关键所在。  而对于...

    吴有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3957072.html
  • 绪论: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

    这位大声疾呼以图唤起僧界自省的曼殊大师,本身也是不大守戒,亦僧亦俗,以风流倜傥名世。僧尼的窳滥,成为佛教振兴的一大障碍。欧阳渐以居士身份,极力主张沙汰整顿,他在《辨方便与僧制》中申斥时曾说:  「中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5357522.html
  • 《张力的消解——禅学的佛学批判》目录、引论

    第一节 神奇警示神秘者之不可说  第二节 神秘启示神圣者之即至  第四章 “具足”之“性”与“原罪”之“灵”  第一节 自性之维  第二节 纯粹关联  第三节 自省的悟, 要么启示的悔  ...

    李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4057911.html
  • 从神异禅到玄学禅再到本色禅

    那样,就是史学的全部,但至少应该成为历史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视角。  在宗教史学中,这样一种自省的视角似乎尤为紧要。例如历代的《高僧传》几乎都是特定身份的作者(教团成员)、基于特定的意图(弘法护教、赞叹...

    宣 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0058374.html
  • 《刘师礼文》及其后代变种

    印度佛教传统的下地狱,而是中国文化主张的天人感应,敦促自省。那么,它是真正的印度佛教经典吗?无独有偶,就是这个寶云,还翻译过《净度三昧经》,其中也充溢着天神伺察思想,还提到中国传统金木水火土“五官”之...

    方广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0458378.html